查看原文
其他

一个被污蔑了百年的人,书法却写的这般厚重

2016-12-24 深圳市书法院
点击上方“深圳市书法院”可以订阅哦
历史钩沉


李鸿章


鸿章一辈子勤勉不懈

就连与他政见相左的革命派领袖孙中山也佩服不已。

可无论从哪方面说

李鸿章的个人努力换来的却都是失败:

兴洋务,

受制于官僚体制,虎头蛇尾难收大功 ;

改革军事,

因甲午一战败于日本,二十多年苦心经营付诸东流 ;

办外交,

屡遭欺凌,谤满天下 ;

开创近代教育,

也因多方受阻而中途夭折……




李鸿章可谓地地道道的悲剧性人物。

然而,他的悲剧并非个人悲剧,

而是国家悲剧、民族悲剧、时代悲剧的缩影。

对此,梁启超相当中肯地评价道:

“吾敬李鸿章之材,吾惜李鸿章之识,

吾悲李鸿章之遇。”

毛泽东也说他是

“水浅而舟大也”。


也不能说他一辈子事功彻底失败,

纵观李鸿章一生,

应该说是成功与失败交织、喜剧与悲剧掺和的一生。

在他的倡导,或者说引导下,

清朝总算是挣脱了几千年的传统束缚,

在学习西方的道路上,

迈着艰难而蹒跚的脚步缓缓前行。



其实,李鸿章在中国工业化、

军事西方化、教育近代化等诸多方面,

只要某一方面获得全面成功,

近代中国乃至今日之中国,

都会发生扭转乾坤的巨变。

举例言之,

如果甲午战争清廷获胜,

那么就不是日本,

而是中国跃居世界军事强国行列,

此后绝对不会出现海权丧失殆尽

列强频频入侵的局面。



李鸿章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性格优点,

曾国藩说他

“才大心细,劲气内敛”,

他身上的确有着一股子难得的韧性与忍劲。

他有一幅广为人知的对联:

“受尽天下百官气,养就胸中一段春。”

别人骂他,

他从不为自己辩解,显得十分超脱,

并将女儿嫁给曾经骂他骂得最凶的

清流派领袖之一张佩纶

面对各种政敌及反对势力,

李鸿章从不退缩。

虽饱受骂名,四方树敌,

但事情还是要做,与列强周旋不已,

力挽狂澜,为救清廷于绝境,

不惜搭上老命一条。



李鸿章受人诟病最甚之一,

便是积有大量财产,

说他“富甲天下”。

时人作有一副对联,

将他与翁同龢一同讥讽:

“宰相合肥天下瘦,司农常熟世间荒。”

李鸿章聚财敛财的确不假,

但他能够做到公私分明。

他的资产,多为招商局、电报局、

开平煤矿、通商银行等处的股份,

及上海等地当铺、银号的利润所得。

而朝廷公款,并未贪污占用,

在离任直隶总督时,

李鸿章曾将长期“截流”、

积存的八百多万两白银,全部移交给继任者王文韶

据说这笔经费后来落入袁世凯之手,

成为他交结王侯、内外联络的特别经费。



尽管拥有大量资产,

李鸿章生活却相当简朴,

饮食简单,个性严谨,

以致在外国人眼中,

他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

李鸿章对毒害中国的鸦片十分痛恨,

严复在他创建的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时吸食鸦片,

常受到他的严厉斥责。

李鸿章病逝,

严复以理解同情之心送上一副挽联

认为如果李鸿章的洋务运动、

军事改革没有多方掣肘阻挠,

就不会有甲午惨败、庚子之祸 ;

而在唯有敌败求和才能保全国家之时,

如果李鸿章不承担主持和议收拾残局之责,

士大夫们又要攻击他只求个人名节而误国误民。



在关于李鸿章的诸多评价中,

外国人最为持平公允,

他们一致认为李鸿章是

中国19世纪第一流的政治家、外交家

将他称为东方的俾斯麦


在当年的万国运动会上,

各国国旗伴着国歌依次升起,

轮到中国时,

却只有黄龙旗在寂静中冉冉上升。

堂堂的大清帝国,竟连国歌都没有一首,

场上响起了阵阵西人的嘲笑。

此时,

年过七旬的老人李鸿章站了出来,

步履虽然不甚稳健,

但神态毅然地走到黄龙旗下,

尽可能地挺直腰板,

亮开既不清脆也不高亢的嗓子,

满怀深情地唱起一首他从小就唱得烂熟的歌曲——

家乡安徽民间小调《茉莉花》。

喧嚣归于寂静,

唯有李鸿章的声音在运动场上回旋。

一曲唱罢,

雷鸣般的掌声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位不惜一切、

誓死捍卫祖国与民族尊严的老人。



关于李鸿章的不足与弱点,

只要列举,

一时间我们可以举出许多。

比如他用人有亏,

任人唯亲,只重家乡安徽人,

偏袒亲戚门生 ;

他在甲午海战中一味采取守势,

缺少主动进击的勇气与锐气 ;

他身上江湖味太浓,政客气太重,

缺少曾国藩那样的理学家的虔诚与忠信,

漠视“以修身为本”;

他强调办实事,

不注重学问修养,

直到晚年才幡然省悟;

他恃才傲物,

一副大清天下,舍我其谁的派头,

因此对同僚倨傲不恭,对部属动辄训斥,

对洋人也不例外地“轻侮”;

他知道中国内部许多腐朽真相,

就是不肯付出巨大牺牲着意改革,

比如在美国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经说:

“清国办有报纸,

但遗憾的是清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,

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,只讲真话。

清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,

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……



然而,

无论我们持何种观点,

从何种角度看待、评价李鸿章,

都大可不必将“汉奸”、“卖国贼”之类的语汇加诸其身,

将近代诸多过错与灾难归咎于他,

他为清廷做了一辈子的替罪羊,

最起码在我们眼里,

他仍然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人。



李鸿章手迹欣赏



-End-


往期经典

以下文字可轻触上下翻阅,点击打开链接。

政府释放强音♬♬♬书法列入高考!

艺圃寸耕●王镛书画印近作展盛大开幕(附展览作品)

穷微测奥 入古出新 ● 黄惇先生的书法艺术

漂亮女儿给画家父亲当裸体模特 三点全露你怎么看(图)

高手在民间! 去世七年后,他的作品公诸于世,震撼整个中国画坛

史上最贵国画,价值4个亿,曾惊动国家领导人!

这垃圾字,你还问我读什么?

他是一代宗师,为何却被逐出自己一手筹办的中央工艺美院?!

今日霜降:王羲之家的橘子熟了 !

学生上学捡到一枚印却引出天下第一老丈人的传奇故事

71岁的他,用一手谁也看不懂的“乱书”书法,敲开了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大门,更让苹果CEO为之倾倒

篆刻课堂 || 刻铜印全过程(附演示图片)

陈独秀书法墨迹欣赏

一代宗师:傅抱石

罗聘:五分人材,五分鬼材

米芾的短信大全!

都什么区别:宫、殿、亭、台、坛、廊、榭、庑、厢、舍、斋、寝、楼、阁

王羲之《快雪时晴帖》(全本高清图)神乎技矣

吴昌硕自用田黄印

陈巨来篆刻一百三十品,近代元朱文第一名不虚传!

《始平公造像记》

清·徐元礼小楷《吴氏重修祠堂记》,太养眼啦!
“孩儿体”书法 ●  徐生翁

名画欣赏:会动的古代艳图,你肯定没有见过

从尼姑到因爱还俗,为毛泽东刻三枚印,她画梅亦是一绝!

他是香港九龙皇帝,挥毫51年,无数次进出警察局,黄家驹曾为他写歌

这幅书法成交价高达4.368亿元人民币,一个字相当于一辆法拉利

黄永玉:93岁,照样开跑车的鬼才老头

孙伯翔●当代魏碑第一人

全民学书法的大时代到来了!

情牵高铁  墨润福田 | 深圳市书法院赵永金院长捐赠书法精品亮相福田高铁站

文博会|翰墨禅茶 · 深圳市书法院赵永金师生九人书画展

【视频展讯】翰墨禅茶——深圳市书法院赵永金师生九人书画作品展



>>深圳市书法院书画培训中心招生海报<<



>>深圳市书法院掠影<<






——深圳市书法院官方微信平台——

打造书法专业微杂志有任何建议及推荐内容可与我们交流QQ:535757222邮箱:535757222@qq.com中国艺术论坛http://www.china-yishu.com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